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動力電池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其中正極材料成為關鍵決定因素。當前主流的三元材料雖然能量密度高,但存在安全性差、成本高的問題;而磷酸鐵鋰(LFP)在安全性、成本和循環壽命方面優勢顯著,但其能量密度已逼近理論極限。
近年來,作為磷酸鐵鋰的升級替代材料,磷酸錳鐵鋰(LiMnxFe1-xPO4, LMFP)備受市場關注。LMFP是一種高電壓平臺(約4.1V)的磷酸鹽正極材料,通過在磷酸鐵鋰中摻入錳元素并調整錳鐵比來提升工作電壓。它在保持與磷酸鐵鋰和磷酸錳鋰相似性質的基礎上,兼具更優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經濟性以及更高的能量密度。
憑借這些優勢,磷酸錳鐵鋰正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以提供更高的續航里程,滿足市場對高能量密度和長壽命電池的需求。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奇瑞星紀元ES等車型已應用或計劃應用該材料。其優異的性能也吸引了眾多企業布局。
2025磷酸錳鐵鋰材料實力企業榜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專業從事新能源電池核心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現有主營產品為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當前主要客戶為頭部電動二輪車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生產商等,未來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動兩輪車、消費電子及儲能系統等領域。據企業官微顯示,珩創納米在2023-2024年連續兩年斬獲全球磷酸錳鐵鋰出貨量榜首,市場占有率接近50%。
產能方面,2022年底,公司一期基地年產5000噸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產線正式投產,同時竣工2000m2研發中心;2023年3月,公司正式量產出貨;到2023年底,公司一期基地建成1.5萬噸磷酸錳鐵鋰產能。
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新能源材料行業的跨國型集團公司,專業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于2022年7月收購了斯科蘭德68.25%的股權,切入磷酸錳鐵鋰細分賽道,目前國內磷酸錳鐵鋰固相1萬噸年產能項目已經建設完成,計劃到2025年在中韓建成14萬噸/年磷酸錳鐵鋰產能,2030年底在中韓歐美建成56萬噸/年產能。
最新的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錳鐵鋰產品出貨已達到2024全年出貨總量。其中商用車領域銷量突破千噸,并與國際頭部客戶簽訂合作協議。二代產品已通過穩定性測試,有望率先于年內實現乘用車純用方案上車,目前已經啟動新的產能選址規劃工作。
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7年1月,是一家致力于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核心產品是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
年報顯示,公司較早開始了磷酸錳鐵鋰產品的基礎研究并布局相關專利,2020年解決了高電位離子溶出難題并開始向客戶送樣測試,較早通過了客戶的批量驗證,產品經過了多輪的測試驗證和性能優化提升,在循環壽命、能量密度等指標上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目前已建成磷酸錳鐵鋰產能11萬噸/年,具備批量化生產能力,產品已率先上車,正式開啟商業化進程。同時公司曲靖會澤磷酸錳鐵鋰前驅體一體化項目于2024年1月份正式開工;另有規劃產能33萬噸/年在建。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企業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集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產業運營于一體的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領軍企業。公司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鎳鈷錳(鋁)酸鋰、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固態鋰電關鍵材料、鈷酸鋰、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等六大產品系列。
年報顯示,公司堅持磷酸(錳)鐵鋰材料產品的迭代升級,從低錳到高錳產品齊備,覆蓋動力、儲能、小型動力多種終端場景,在下游及終端市場表現出優異的技術特性,并持續推出更高壓實產品,以滿足下游車企及儲能系統客戶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需求,已實現連續月度近萬噸級出貨。
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主要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目前以磷酸鐵鋰為主,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的制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
目前公司磷酸錳鐵鋰產品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正在積極推進客戶認證中,在粉末壓實、容量、倍率、低溫性能等多項性能上表現優異。已在云南基地規劃了項目布局,其產線可與磷酸鐵鋰產線柔性切換。
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國內較早從事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和研發的企業之一,主要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產品為磷酸鐵鋰、磷酸鐵等,產品銷往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年報顯示,目前,萬潤新能基于高溫固相合成工藝開發的磷酸錳鐵鋰材料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通過采用更精準的晶體結構設計、多元素協同摻雜和原位立體碳包覆等技術,有效增強材料的導電性、離子擴散速率等關鍵特性。
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一代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及其衍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團隊獨立開發了一條適合規模化生產的磷酸錳鐵鋰合成工藝路線,粉體產品包含了7:3錳鐵比和6:4錳鐵比兩大體系,綜合性能處于行業前列。
同時,基于磷酸錳鐵鋰粉體材料技術,公司研發了鋰電池正極納米安全添加劑。該產品以磷酸錳鐵鋰為功能物質,開辟了全新的輔材應用市場,被證明能夠大幅提升高鎳三元和鈷酸鋰電池的安全性能,少量添加即可解決諸如過充、擠壓、重物沖擊等問題,甚至可以通過鋰離子電池安全檢測難度最高的針刺測試。
目前,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落戶浙江紹興。同時,在紹興柯橋建立了年產6000噸的產品量產線,并于2023年正式投產。為滿足日益龐大的產品需求,公司正規劃投建萬噸級生產基地,遠期產能將達20萬噸/年。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歸屬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與新能源行業,形成了“城市礦山開采+新能源材料制造”的雙軌驅動業務模式。在新能源領域,公司制造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與3C數碼電池用四氧化三鈷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應鏈的頭部企業。
目前公司已對磷酸錳鐵鋰技術路線進行了技術布局,小試開發的磷酸錳鐵鋰產品首圈比容量、首效和放電中壓等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并已建成兩萬噸磷酸錳鐵鋰中試示范產線,目前正在量產調試中。
江蘇力泰鋰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力泰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4日,公司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及高純度鋰化合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包括納米晶立體網狀多孔磷酸鐵鋰正極材料(3D-meshy)、磷酸錳鐵鋰材料及電池級碳酸鋰等。
2021年12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及增資方式投資4.13億元,獲得該公司60%股權并成為控股股東。2023年1月28日完成工商變更后,寧德時代全資持股該公司。公司擁有磷酸錳鐵鋰、氫氧化鋰等多項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及噴霧干燥設備等實用新型專利,現有年產2000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并計劃新建年產3000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先進的專用化學品服務商,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公司以高性能電子化學品、高品質化學試劑及產線專用化學品、新能源材料、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及綜合利用為主導,同時提供其他專用化學品的定制開發及技術服務。
磷酸錳鐵鋰方面,光華科技憑借前驅體技術的深厚積淀,率先突破,成功量產“磷酸錳鐵”這一關鍵前驅體材料,通過一步合成工藝制備“磷酸錳鐵鋰”,相較于傳統二燒工藝,生產周期縮短40%,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該工藝還支持現有“磷酸鐵鋰”產線直接轉產“磷酸錳鐵鋰”,具有高產線適配性,進一步降本增效。現已在建成年產3000噸磷酸錳鐵產線,未來還將規劃萬噸產能。
創普斯集團
創普斯集團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基礎研究、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旗下設三家全資子公司:陜西創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萍鄉創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創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能源材料業務聚焦于高倍率、耐低溫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產能方面,其在郴州高新區投資的年產30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于2023年9月開工,計劃分三期建設,主體建設于2024年完成;子公司山東創普斯年產18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2023年7月投產,現有產能26萬噸,規劃產能32萬噸。
江西格派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格派電池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07日,是上海格派鎳鈷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今年6月,江西格派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錳)鐵鋰量產線設備安裝啟動,首單磷酸錳鐵鋰中試線產品成功交付!
白銀時代瑞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白銀時代瑞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由甘肅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致力于錳基材料研發和生產于一體的企業。
4月18日,白銀時代瑞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在甘肅省白銀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投產。6月10日,首批性能達行業領先水平的量產產品順利下線并交付客戶。
山西特瓦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特瓦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由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治高新區長高智匯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2025年5月,山西特瓦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一期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一期占地306畝,建設了16條全自動生產線,主要生產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年產能達10萬噸,新建廠房及研發辦公樓建筑面積約11.48萬平方米。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