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 閱讀:1025
方案摘要
塑膠跑道又稱全天候田徑運動跑道,因其具有平整度好、抗壓強度高、硬度彈性適當、物理性能穩定等特性,有利于運動員速度和技術的發揮,從而能使其有效地提高運動成績,同時降低摔傷率。
為了規范中小學校校內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的質量,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負責起草了GB/T 《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 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該標準規定了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鋪設面層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及檢測方法,對物理性能制定了較詳細的要求。標準自2005年發布實施以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的建設和使用。
而在2015年,塑膠跑道突然成為學生家長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不少地方學生出現了流鼻血、咳嗽、頭暈、出紅疹等癥狀,甚至有孩子凝血功能出現異常。家長懷疑跟塑膠跑道質量不合格有關,紛紛要求鏟除塑膠跑道,“毒跑道”事件一時引發輿論熱潮。
為了規范市場,保證產品質量,保護學生身體健康,教育部組織修訂了《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 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希望通過完善標準內容,明確規定合成材料面層中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規范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建設行業的發展秩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我國廣大中小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運動環境。
2016年10月,教育部向國家標準委提交了標準的修訂立項申請,并申請立項為強制性標準,同時將標準名稱修改為《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國家標準委于2016年12月28日下達了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計劃編號為:20162706-Q-360)。隨后,教育部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組織完成了意見稿,并于2017年10月26日發布通知公開征求意見。2018年5月14日,歷時一年多的塑膠跑道新標準 GB 36246-2018《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正式發布,并將在2018年11月01日強制實施。
熱重分析法是在程序測溫下,測量物質的質量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可用于表征物質的質量隨溫度 的變化特性,分析物質由于分解、氧化或脫水等而引起的質量變化。在300℃之前,氮氣氛圍下可揮發非橡膠組分含量,通常該值與溶劑抽出物含量不等,在300℃~500℃沒有揮發的有機物和聚合物會被揮發掉,該階段失重表示總有機物含量,減去溶劑抽出物量(%),得到聚合物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