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稱,近期加拿大埃斯特拉資源公司(Exterra Resources)正從礦山廢棄的石棉尾礦中提取氧化鎂、鎳和硅。
石棉尾礦
該公司有石棉尾礦1.3億噸,其中氧化鎂含量為39%、硅39%、鎳0.2-0.3%。
鎳成分為混合氫氧化物沉淀(MHP),這種產品可以進一步加工成為鋰離子電池生產的原料。
氧化鎂是主要產品,能夠用來制作耐火磚、阻燃劑和鎂基水泥。它還可用來通過低碳水冶工藝生產其他金屬。
公司目標是建設一個年產1000噸的規模生產廠,每年能夠供應1000噸含鎳40-45%的MHP產品,其雜質含量不影響其加工成電池級產品。由此可見,該技術商業化的第一步意味著專注于高附加值、高收入市場。
產線
高附加值的石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我國實現不了嗎?答案是,可以實現,已經實現。
近兩年,青海省西海州茫崖市正在推進石棉尾礦綜合利用項目,2024年11月“500萬噸/年石棉尾礦綜合利用項目(一期100萬噸/年)——10萬噸/年中試生產線工程”已經進入環評公示階段。項目主要利用青海創安有限公司石棉尾礦,通過破碎粉磨、常壓浸出、過濾洗滌、離子交換、產品干燥焙燒、雙極膜制酸堿等工藝流程生產氧化鎂、二氧化硅等主產品以及鐵精礦、鎳精礦等副產品。
2025年6月18日,三十六團與新疆鑫米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舉行了石棉尾礦綜合利用項目簽約儀式。此次簽約的石棉尾礦綜合利用項目計劃總投資達12億元,項目將分兩期同步進行,第一期安裝三條生產線;第二期在三十六團米蘭產業園區內新建鎂、鋁冶煉項目。
2025年5月,甘肅拓鎂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年處理200萬噸溫石棉尾礦生產線建設項目環評評審會順利召開。
拓鎂礦業專注于將尾礦固廢轉化為綠色低碳建材,公司計劃通過分三期建設,每期都將提升尾礦處理能力。其中,一期和二期將分別建設年處理50萬噸的尾礦生產線,三期規劃建設年處理100萬噸的尾礦生產線。此外,公司還將構建先進的礦山鐵精粉、石棉、氧化硅及高純鎂有色金屬材料生產線。預計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年產鐵精粉32.7萬噸、石棉47.08萬噸、氧化硅材料61.96萬噸,以及30萬噸的高純鎂有色金屬新材料,年產值將超過12億元。
除了項目推進,粉體網編輯發現,近兩年石棉尾礦利用技術還在升級。
北京歐菲金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曾申請“一種利用蛇紋石礦和/或石棉尾礦制備金屬鎂、硅及鎳和鐵的方法”。
中南大學、郴州市鼎美銀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德得鑫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明了“一種蛇紋石及石棉尾礦的處理方法”,將蛇紋石在負壓下進行冷凍活化,隨后再進行堿浸處理,固液分離得到硅浸出液和氧化鎂。此外,本發明還涉及采用所述的處理方法回收包含蛇紋石物料如石棉尾礦中的蛇紋石的方法,可以實現蛇紋石中的硅和鎂的有效分離,并可將鎂、硅元素轉變為具有經濟價值的產品,該方法流程短、成本低、效率高,利于工業使用。
若羌縣圣地石棉尾料再利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種利用石棉尾礦提取中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和“一種熔融石棉尾礦提取重金屬的方法”。前者通過無害化方法提取尾礦中的硅、鈣、鎂肥制備成中微量元素肥,有效提高尾礦處置過程中的經濟效果,解決尾礦處置難的問題。后者通過破碎、選礦、熔融、還原、磁選、篩分等工藝選出有價值的金屬產品。
紐博恩(佛山)科技有限公司發明了“一種活化協同還原法實現石棉尾礦脫毒和資源化的方法”,本發明方法能夠徹底脫除石棉尾礦中的鐵、鎳、鉻,獲得高品位鐵精粉,殘渣已活化且不含重金屬,可以用于硅鎂肥以及建筑保溫材料等領域,既可提高石棉尾礦有毒組分的脫毒程度,又可實現資源化產品的純度,以奠定石棉尾礦行全元素綜合利用的基礎,達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目的。
一種活化協同還原法實現石棉尾礦脫毒和資源化的方法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發明了“一種石棉尾礦中含鎂礦物的富集方法”,通過組合工藝,可有效提取蛇紋石、石英、長石、磁鐵礦等共伴生型石棉尾礦中的含鎂礦物,實現降鋁、脫石英,提高含鎂礦物的品位。
一種石棉尾礦中含鎂礦物的富集方法
其他的石棉尾礦利用技術也很豐富,產品涵蓋鐵精礦、石棉精礦、凝膠材料、陶瓷原料、磷吸附劑、微晶玻璃、硫酸鎂、土壤改良劑、肥料等。
某石棉綜合利用技術
我國石棉尾礦存量是十幾億噸還是幾十億噸不得而知,但西部地區是我國主要石棉產區,(青海芒崖、新疆巴州、羌若三礦等地),每年新增石棉尾礦750萬t以上,是主要石棉尾礦產區,因此這項技術的潛力還是十分可觀。
信息來源:Mining Journal、第二師鐵門關市門戶網站、西海州生態環境局、專利之星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